春回大地暖, 種糧正是農時
天氣變暖了,春天到處都是春天。午餐后,四川省仁壽縣望陽鎮70歲的農民彭德清將來到自己的田地,準備種植水稻和玉米。
成都平原南邊的氣溫一直在升高。鄉間的植物樹木茂盛,一片黃色的花椰菜,一片稻田,一片旱地,美麗如畫。犁,種苗,播種。農田里到處可見農民,他們趕往早春,搶奪農民,種植糧食。
宜賓地處長江、岷江、金沙江交匯處,是四川重要的糧食生產城市,2020年糧食播種面積600多萬畝,總產量超過250萬噸。從2月中旬開始,宜賓市酷熱如初夏,下午氣溫超過20攝氏度。
在陽光下,興文縣康樂鎮康樂村的青山上,有數百畝稻田閃閃發光。村里有十幾個村民拿著褲子,在泥水里忙著。
這是育苗的關鍵時期。"我們從村里引進了人來夷平苗床。"康樂村一家種養合作社主席鄒慶壁說。幾年前,他在該村轉讓了1100多畝連續耕地,開始大規模種植水稻,并成立了農機服務合作社,開展糧食種植、田間管理、加工和銷售服務,從而增加了該村127名農民的收入,到2020年合作社收入達到了30多萬元。
江安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水稻資源豐富,是四川商品糧基地縣。2月底,記者來到江安縣下廠鎮大田村,看到這里的一些稻田被分割成整整齊齊的長方形,覆蓋著深色的種子。
以田間種植為主的西家山鎮農機聯營專業合作社主任萬曉紅介紹說,這是當地引進的一種新的育苗技術。廣場是育苗的育苗板,每盤可以播下大約1900粒優質稻種,每畝秧苗可以種植100畝左右的稻田。"水稻產量大幅度提高,每畝收獲至少1100斤。"萬曉紅說。
為了保證當地村民的收入,合作社采用"全托管"模式,為江安縣三個鄉鎮的800多名農民提供替代種植服務。如果你在這里工作,你仍然可以一天掙200元。"王祖斌是合作社的一員,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