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計劃把大學城建造為大灣區“最強大腦”
今年小谷衛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科技創新大會 6 日在廣州舉行。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吳林波在會上致辭表示,廣州將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其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將從 2018 年的世界第 25 位上升到 2020 年的第 15 位。廣州市委、市政府將大學城納入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核心區,并計劃將大學城建設成廣東、香港、澳門、大灣地區和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的“最強腦”。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智能世界·數字未來”。廣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廉毅說,廣州是華南地區人才、教育、科研資源最密集的地區,在校大學生 126.49 萬人,居全國第二位。下一步,廣州將繼續優化大學城創新創業環境,著力解決人才和團隊最為關注的成長平臺、發展環境和住房保障問題,把大學城建設成為創新創業城市在廣州。
廣州市番禺區委書記何汝成在致辭中表示,2017 年以來,番禺累計安排人才專項資金 5.6 億元。被譽為“華南智慧核心”的大學城,聚集了 20 多萬名科教創新人才。下一階段,番禺將依托人才優勢和科技創新優勢,重點加快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實驗區大學城片區建設。
當日,廣州大學城青年外匯交流項目在會上啟動。該項目將專注于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等高科技產業。以創新創業辦公室和體驗商務區兩大龍頭,有望發展成為大學城的“航空母艦”創新創業基地。
此外,大會還舉行了重大項目簽約暨顧問授牌儀式。重點項目如純電動飛車試車基地、中關村廣州大學城項目、廣東鑫松機器人未來科技創新谷、景東志連云智能商貿數字產業創新中心、廣東香港澳門灣地區(番禺)海洋創意人才科學及技術創新綜合體在番禺正式簽約登陸,從歐盟、法國、韓國、新加坡、芬蘭、美國、英國和加拿大,香港、澳門等地的商會主席與番禺建立了商務咨詢關系。
據了解,本次大會首次開發了專門的微信應用程序,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行。除當天的主題會議外,還有 5 項同步活動,形成“1+5”活動集群。今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決定性一年。本次會議專門舉辦了廣美工業園區分會活動。計劃通過人才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廣州與梅州的資源整合,幫助梅州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