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翅的蝴蝶是橘子味
蝴蝶寓意著生命的新生?,從蛹到蝶的蛻變象征生命的重啟,蝴蝶振翅表示希望和青春。
一次偶然喝茶,談及孩子成長和教育,一位來自江西的朋友提到太陽村收留困境兒童的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從而和救助中心取得了聯系。通過與都昌縣太陽村鄱陽湖兒童救助中心負責人電話溝通,了解到孩子們飲水不便捷,以前部分凈水器年久失修,宿舍三樓的孩子經常到二樓去取水,特別是起夜時,偶爾想喝熱水就會影響其他孩子的休息。而正好我就是生產凈水設備的企業,于是便捐贈5臺愛美柯凈水器(含永續服務)給救助中心的宿舍樓和醫療室,正好圓一個去現場走訪的承諾,就當是給孩子們的見面禮吧。
4月23日夜到達,院長特意安排我們住在職工宿舍,都昌的山區非常的幽靜,第一次在凌晨聽到蟲語,許久未曾聽到雞鳴,天蒙蒙亮,細雨若霧,孩子們已經活躍起來,讓我很詫異,索性起床去看。
才凌晨6點鐘,整個園區都充滿孩子們的身影,我問了一個小小朋友,他才6歲,已是熟練的清潔工。有一位稍大點的孩子,把我所住的這幢宿舍院子獨自打掃完,我很納悶,他們沒有任務,沒有協調指揮,全部是自發地清掃,哪里有落葉就清掃哪里。
早晨7點鐘,孩子們整齊地在操場前列隊,集體念一遍古詩《憫農》,按次序進食堂打飯,132名小學生和幾位工作人員的食堂,沒有喧嘩,當然也不是寂靜,特別從容,對,是從容,如同在家里吃早餐一樣。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打飯的工作人員特別熱心,如同孩子們的親人,他們有個美好的稱呼“愛心媽媽”,從他們的笑容中,我感覺早餐的味道很可口。讓我驚訝的是百余名孩子的餐后,只有一個很小的廚余垃圾桶,里面殘渣很少,孩子們對食物的珍惜不只在那首詩上。每個孩子都自己洗碗,小一點的孩子勉強能夠到水龍頭,卻一絲不茍。
上午放學回來,繼續按照早餐的情景展現,今天的午飯很特別,有雞腿和鴨肉加餐,還有水果,全部由一位救助中心畢業孩子的父親送來的,他曾經因為在監獄服刑,無法照料孩子,最終救助中心就成了孩子實際的家,孩子后來讀書用功,走上社會后發展得很好,那位父親每年都會來送菜和水果。讓我再次驚訝的是,當天又有熱心人士捐贈了很多大米和雞蛋,幾位先吃完的孩子,熟練地往食堂搬運,沒有人協調指揮,也沒有孩子喊其他同伴支援,好隨意的場景,這種隨意讓我感觸很深。
在復查凈水器運轉情況之余,我有幸瀏覽了一下孩子們的宿舍,十幾人一間的屋子,書籍、餐具、洗漱用品、鞋子、排放得整整齊齊,衛生間細節到骨子里的秩序感和清潔度,讓我想起讀大學時的宿舍,不禁慚愧起來。
和創始人周理事長溝通兩小時,在他這里我找到了所有觀察的答案:救助中心把自己定位成家,讓孩子們一想到這里就溫暖的地方,而不因為曾經的困境成為內心的隱痛和尊嚴的枷鎖。
蝴蝶寓意著生命的新生?,從蛹到蝶的蛻變象征生命的重啟,振翅的蝴蝶是橘子味。橘子的瓣心緊密團結而又美味獨立,本自具足,就是成長的味道。
(太陽村之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