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治理,形成發展動力,著力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最近,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提出了十七個重點措施的六個方面。如何開展有關工作?如何形成一支合力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提高?如何進一步解決上市公司面臨的股票質押等問題?在十二號舉行的國務院政策定期情況介紹會上,中國證監會、國資委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對市場熱點作出了反應。
加強公司治理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
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嚴慶民說,截至10月9日,中國上市公司已達4056家,市值約74萬億元,涉及國民經濟的90個行業。從上半年起,占全國企業總數1/10000的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利潤總額接近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的一半,研發投資也占一半以上。
應當認識到,上市公司的質量和發展水平與建立現代經濟制度和實現高質量經濟發展的要求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嚴慶敏指出,中國證監會將把加強公司治理作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對上市公司治理的專項行動,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他說,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提高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誠信履行職責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公司治理的底線要求,進一步倡導公司治理的最佳做法,進一步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關于如何更好地吸引高質量企業上市,增加融資便利,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督部門主任李明表示,在保持新股正常發行的同時,下一步將全面總結試點注冊制度改革的經驗,積極穩妥地為整個市場的登記制度改革做好準備,并根據市場支持合格企業股權融資的發展,進一步優化發行上市條件。
李明透露,中國證監會正密切關注新三板選定公司上市的相關規定,努力激發市場活力,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差異化便利服務。
形成合力促進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
上市公司數量多,分布廣,質量的提高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生態。嚴慶敏認為,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必須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他指出,改善上市公司質量的政策環境非常重要。一是立法和司法,二是工業主管部門,三是宏觀管理部門,四是市場監督部門,再加上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嚴慶敏說,這些方面在政策環境中非常重要。
同時,在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登記制度的過程中,更需要強化中介組織"看門人"的角色,強化責任,嚴格執法,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形成良好的中介環境。
此外,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輿論環境和文化環境的支持。嚴慶敏說,資本市場是一個"信心+信息"的市場,媒體監督、外部披露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成熟的企業文化和理性的投資文化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動力。
國有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國資委產權管理局副局長謝曉平表示,國有企業改革與證券市場的發展密切相關。下一步,國資委將把重點放在優化股權結構和完善公司治理上,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經營質量,提高規范化經營水平和實現價值的能力。